<span id="dljkd"><blockquote id="dljkd"></blockquote></span>
    <span id="dljkd"><sup id="dljkd"></sup></span><optgroup id="dljkd"></optgroup>

        <span id="dljkd"></span>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頁 > 德育之窗 > 德育信息
        愛的行走 | 汪軍生:只看見不滅的希望
        字體【 】  編輯日期:2022/5/30    編輯:學生發展中心    閱讀次數:次    [ 關 閉 ]

        編者按: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胺N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懂學生,方能懂教育。隨著時代的發展,微信、短信、手機……便捷的通訊工具拉近了老師和家長的距離,同時也掩蓋了許多重要的需求。入戶家訪是對學生一份獨特的觸動與呵護,家長和學生所獲得的情感支持和溫暖是電話和網絡難以替代的。2021年我校建立“三級家訪”制度(校黨委、年級部、班主任)以來,將每年6月作為“家訪活動月”,家訪工作已經成為我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保障。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從文字中感受老師們在每一次普通家訪中的溫情,看他們如何實現“一次家訪帶動一個家庭”。







        只看見不滅的希望

        ——記錄這些年的家訪

        高一(3)班班主任 汪軍生


        白巖松曾說過:“人們聲稱最美好的歲月其實都是痛苦的,只是事后回憶起來的時候才那么幸福!贝_實,在我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有過很多的辛酸苦楚,尤其是家訪,但現如今回想起來家訪時的種種經歷,卻是幸福著的。家訪作為學校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是連接學校和家庭的重要紐帶,是增進家校關系和師生關系的重要橋梁,是提高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徑。就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都曾說過:“教育過程中要充滿愛和期待,如果把一份愛心放在家訪中,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圖片

        我雖不如蘇霍姆林斯基那般對教育有著極大的貢獻,但是作為班主任,開學之初完成“全員家訪”已成為我近十年來的雷打不動的慣例(疫情期間特殊情況除外)。面對剛剛升入高中的大孩子,走近他們的家庭是我了解他們最快速的辦法。在家訪的過程中,我不僅能了解孩子,更能了解孩子的成長環境,這使得我后期的教育管理更加具有針對性。同時,我也能夠和家長建立最直接的交流,傳達自己的教育理念,為后期的家校共育起到巨大的幫助。最重要的是,這些年來的家訪經歷,也使我收獲頗豐,從一開始的懵懵懂懂到后來的游刃有余,我與孩子們共同在成長。


        家校共育,編織美好明天


        家訪是學校與家庭的連心橋,是教師主動深入學生家庭與家長進行深入溝通、坦誠交流的難得機會。特別是初中高中的學習方法會有很大差異,如何讓學生盡快調整適應高中學習,家訪對于孩子和家長起到巨大的作用。初中各科知識相對較簡單,很多學生中考成績不一定是孩子最真實水平的體現。在我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也遇到過很多孩子在考前通過一些托管和突擊,短期內成績提升較快,但是高中靠這種方法很難達再達到預期效果。


        身為高中政治教師的我深知,如果孩子進入高中以后沒有自己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計劃,沒有主動和自覺學習的習慣,那么他將很難達到我們的教育效果。因此,需要通過家訪來使得家長們了解初高中教育方式上差異,改變家長們一味地對成績的索取和強壓教育。我們的教育不是去要改變一個孩子,而是通過教育,幫助孩子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


        當我們從自己的圈層中跳出來嘗試了解另一個圈層的人,交流起來,很多偏見和誤解就會被打破。我所帶的上一屆學生阮同學,孩子的媽媽在孩子的教育上非常強勢,通過家訪和后期和孩子父母的深入交流,孩子媽媽做出了巨大的改變,對我的教育理念也表示認同。孩子在高中也變得更加自信起來,同時孩子媽媽還成為了我們班的家委會的成員,主動和其他家委會成員帶頭承擔一些任務,減輕班主任的工作負擔。在我所帶的學生中,做出改變的家長還有很多,這其中“家訪”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不要問我為何如此眷戀


        曾今的我以為教師的本職工作就是在課上教書,課下答疑,課后批改作業,無需對學生們的生活有太多的干涉。后來我才發現,對于學生來說,生活中的一切小事物都可以成為阻擋他們前行的障礙。除了日常教學,我更需要通過家訪來掃除這些障礙。也許常常需要付出更多辛勞,付出更多愛心,但在家訪中,通過與學生、家長面對面的溝通,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被喚醒,我收獲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還記得那個酷愛讀書卻有點內向的江同學,當高考前壓力增大,他也禁不住撂挑子,整天在家里沉迷于小說和漫畫的世界里無法自拔。一個周日的晚自習前,孩子的父母突然給我打來求助電話,說孩子怎么也不愿意去上晚自習,就想在家看漫畫。高考在即,孩子父母心急如焚,我趕忙撂下電話就開車趕到孩子家里。沒有嚴厲批評,也沒有要求他立馬去上自習。我坐下來和孩子交談了許久,耐心勸導,最后孩子終于答應我高考前收起這些書籍。我幫助孩子一起把書鎖到閣樓里,一邊收書也不忘和他交流,一個多小時的“搬書交流”中,孩子終于慢慢地愉悅起來,飯后江同學也是很利索地和我回到學校,直到高考前都沒再打開閣樓的門。


          

          就在前兩天我還接到喻同學的來電,面對大學生活中的一些困惑,她失落地和我訴說大學生活中諸多不順,我耐心地聽她訴說,并給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那一刻我也很慶幸,孩子畢業了,長大了,但當她生活中遇到挫折時,她依然還記得我這位高中班主任老師。曾經讀高中的她,有個性,父母對她給予了很大的期望,這使得她的家庭氛圍時不時就會緊張起來。從我第一次走進她家進行家訪,到放棄午休、深夜走進她的家庭家訪,家訪次數連我自己也數不清了。也正因如此,她也和我拉近了師生距離,打開心扉,亦師亦友。慶幸,好事多磨,最后的結果總會不差,她慢慢地步入正軌,偶爾當她躊躇不定的時候,我都會給出我的建議。高中畢業后,她也選擇了一所師范院校。


           

          作為老師,不能因為時間久了,性子怠了,工資少了,就忘了我們為什么出發。倦怠和欲望是人之常情,但我討厭屈服,做老師就是要全面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而個性了解是離不開家訪的。通過家訪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教育幫扶措施,開展個別教育指導,幫助學生思想上、學習上全面進步,全面成長,提高教育的實效性。也許我的工作微乎其微,但是希望我的一點努力,能夠成為照亮孩子們勇敢奔赴下一個人生階段那條荊棘漫溢的路上的一盞明燈。希望更多的老師們堅持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重視發揮家訪的傳統優勢,助力孩子們成為有理想、有擔當、有作為的新時代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



        分享到:
        欧美亚洲日本国产黑白配